“鄂牧6號”苧麻((Boehmeria
nivea (L.) Gaudich. ‘Emu No.6’)是以育成品種鄂苧一號為父本、地方品種細葉綠為母本進行人工授粉雜交,通過多次單株選擇培育而成的新品種。由湖北省農業(yè)科學院畜牧獸醫(yī)研究所和咸寧市農業(yè)科學院于2019年12月12日登記,登記號583。
【品質產量】該品種嫩莖葉營養(yǎng)價值高,粗蛋白含量高達20%以上;再生性好,年可刈割5~7茬,鮮草產量105000.0~150000.0kg/hm2,最高年份干草產量可達22500.0kg/hm2。
【特征特性】蕁麻科苧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叢生型,平均株高179cm,較親本高22.92%。中根型,宿根可達10年以上。莖稈長,粗1.02cm。葉圓卵形,平均長13.8cm、寬9.5cm,正面綠色,背面被白色柔毛,葉柄微紅色,長7.6cm。異花授粉,圓錐花序腋生密集,淡黃色,花單性,雌雄同株。廋果,近球形,長約0.60mm。種子黑色,千粒重0.025g。種子產量60kg/hm2,發(fā)芽率不足20%,多用種子育苗移栽或插扦繁殖。喜溫短日照植物,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地下水位較高且易受淹地塊不宜種植。抗逆性強,在貧瘠土地生長良好。抗倒伏性,耐澇、抗寒性強。對根腐線蟲表現出較好的抗性,病情指數較親本低44.0%。再生能力強,全年可刈割5~7次。在長江中游地區(qū)一般3月上旬出苗,9月上旬現蕾,中旬到初花期,下旬達盛花期,12月中下旬種子成熟,生育期258~265d,能安全過夏和越冬。
【適宜范圍】適宜在長江中下游及以南,年降雨量在800mm以上且分布相對均勻的地方推廣,在撂荒地、坡耕地、邊緣地等貧瘠地塊均可種植。
2022年結合科技鬧春耕、五五工程免費提供種子和育苗技術在,在湖北通城、陽新等縣示范推廣1000畝,為苧麻高值化利用提供技術支撐。
意向出價公示:
項目名稱 | 轉讓單位名稱 | 受讓聯系方式 | 合同金額 | 發(fā)布時間 |
---|